1、有些企業是壓根沒有動力去做成本管理。為什么?
任何管理層在決策時一定是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的,或顯性或隱性。中國是世界工廠,成本打遍天下無敵手。但我們又覺得我們的成本管理沒有到位,看似這其中好像是充滿矛盾的。我的理解是在于我們的成本溢出效應太大,導致企業沒有動力通過管理來改善成本,比如環污染、少繳養老金和偷逃稅。由于執法環境不嚴,導致很多需要由企業承擔的成本外溢到了企業之外,由社會或公眾來承擔。
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在于我們的金融環境:我們獲取資金太容易,導致沒有動力推行精細化管理。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做大資產負債表,而不是提高現有資產負債的效率(按老話說就是“做大”而不是“做強”),就能解決現金流問題。精益管理本身就關注不合理的存貨積壓給企業現金流造成的危害,但是當企業可以很容易獲得外部現金流的時候,企業還有動力去改善現有現金的使用嗎?(企業獲得外部資金的方法,除傳統銀行借貸外,還包括IPO、私人借貸、三角債、老賴等各種使資產負債表膨脹的途徑和表外融資)
2、有些企業想做,但有沒能跨出第一步,為什么?
對于這部分企業,個人覺得是找不到抓手。管理是一門實踐藝術,管理人才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成為真正的職業經理人。中國企業界、管理界似乎對原則導向的理論,缺乏感覺。最典型的比如現在的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,許多專業人士都感嘆看不懂。
西方的管理理論同樣也是原則導向的,那么,在實務中如果缺乏師傅帶徒弟的這種學徒制,可能很難培養出真正的專業人士。改革開放30多年,外資為中國確實培養的一批人才。但中國的特色在于外資、國資和民資三部門存在明顯的界限,人才流動基本是單向為主的,因此,就整體而言,職業經理人大多集中在外企、其次為國企,再次為民企(當然,具體在個別企業層次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情況)。
3、有些企業確實去做了,但不成功,為什么?
大多數管理工具都是西方引進的。一個種子要長成大樹,需要:種子,土壤和園丁。不管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,可能重點都在討論那個種子,而忽略了土壤和園丁。比如:需要利潤分享計劃來激勵員工參與變革、需要授權的環境容忍試錯、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員工掌握相關知識等等。用學術話的語言來說,就是理論如何本土化,實務化。
綜上而言,有許多制約因素不是財務角度能夠解決的,這需要理論界和實務界改變一種心態,以更務實和系統的眼光來考慮如何運用一些管理工具。對于出版界來說,引入一些西方理論著作的同時,可以更關注國內企業在運用這些管理理論的過程中的一些得失經驗,我想這會更好推動中國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。
我們引入一個管理理論(或工具)時,需要首先問這么幾個問題:
1)這個理論產生的背景是什么?(如哪個事件、哪次實驗等等)。理論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么?
2)這個理論的前提假設是什么?(包括社會整體的條件和企業個體的條件)
3)有哪些企業經過了實踐?實踐的效果如何?在實踐過程中,對原始理論經過了哪些修正?為什么要修正?
4)哪些前提條件和假設適用我們?哪些不適用?為什么?
5)我們自身有哪些特點可能會對理論的運用產生哪些影響?如何利用正面影響?如何克服不利影響?
財務是一項對專業技術要求極強的一份工作,沒有速成。如果您想把公司做大做強,從公司成立之初就要重視財務。想咨詢更多有關北京代理記賬方面的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客服人員,或者撥打服務熱線:010-57477275
本文來源力道會語言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